宋恒道“既是如此,便按照老師說的辦。”
宋聞憂心忡忡,上言“道理雖是如此,但此番終究有損圣名。望陛下三思?!?br/>
宋恒安撫道“圣名在對待百姓無愧,待百官無咎,待國無損。此事,便如此定下?!?br/>
此事剛剛塵埃落定,太后便急招我入其宮中。太后今日見我時(shí),她立于花園中,身穿常衣,手持剪刀,修剪花枝。我跪在地上,她瞥了我一眼,兀自忙碌,始終沒有讓我站起。
只聽太后不咸不淡的問道“溶云,你讓陛下以人為獵,存的什么心思?”
太后如此一問,我便心生緊張,回答“這是按照陛下的意思辦的?!?br/>
“皇帝的意思?”太后又看了我一眼,語重心長,“皇帝雖是胡鬧,但還沒有胡鬧到以人圍獵的境地。姑且不論他有沒有這個(gè)意思。你身為帝師,也不想想,皇帝寵信兩個(gè)奸臣,本就讓百官寒心。若是此事再傳揚(yáng)出去,皇帝豈不是落下一個(gè)罔顧人命的暴君名聲?”
“但那些都是十惡不赦之人。”我道。
太后把修剪的花枝,再次修剪,隨后將能用的放入手邊的花籃之中。她又道“別跟本宮講這些沒用的。人言可畏,縱然你今日能講出以人為獵的種種好處??扇粲腥苏\心歪曲你的本意,你該如何反駁。有心害你之人,總是能雞蛋里挑骨頭,他們這些人是不跟你講道理的。再者,那些罪人,本宮是要找尋機(jī)會,大赦天下,以示天子寬容的。既然這個(gè)餿主意是你出的,那你便想辦法來了結(jié)此事?!?br/>
從太后宮中走出,一番思量,終于明白太后為何讓我了結(jié)此事,而非直接下令不準(zhǔn)此事執(zhí)行,也不親自與宋恒商議此事。怕是兩人此事關(guān)系微妙,故而太后不好對宋恒再下命令,以傷了了母子和氣。
既是如此,那我也不妨再為他們二人的分崩離析,使出一臂之力。翌日,我將圍獵一事的安排書寫成折,于課堂之后,交給宋恒。宋恒看完,手中掂著折子,斜眼看我“這是何意?”
“臣思來想去,為了不被有心人曲解以人圍獵的意圖,還是按照宋聞大人的安排布置獵場才好?!蔽耶吂М吘吹恼f道。片刻后,一道陰影蓋住我的身體。只聽上方傳來宋恒的聲音“你可不是一個(gè)輕易改變主意的人。你力推宋聞的主意,宋聞是太后的人,看來,讓你改變主意的是太后?!?br/>
“陛下不要多想?!蔽夜室夥笱艿馈?br/>
他來回踱步,瞇眼看我,忽而一笑“老師,朕知道你的主意。你明知朕喜歡你的安排,但你卻拿著宋聞的安排給朕看。想來是想讓朕去說服太后。你這樣算計(jì)朕,是何用意?”
我連忙躬身“臣沒有算計(jì)之意。只是不知究竟是聽陛下的還是聽太后的?!?br/>
“拿著朕的俸祿,聽太后的話。你這是否是欺人太甚???”宋恒話語飄然,隨后,他撩袍出門,丟了一句話給我,“朕不想招惹太后。你是圍獵一事的總管事,這件事你看著辦。朕給你撐腰。若是辦不好,你知道朕的。咱們師生一體,朕不開心,你也很難開心不是?”宋恒湊到我面前,幾乎呼吸可聞。我往后一步,他哼笑“朕又不會吃了你?!?br/>
宋恒又把球踢給了我。但可得出,宋恒對太后更是不滿了。
目的達(dá)到,又得宋恒的撐腰,圍獵一事便好辦了許多。我大理寺,找宋聞借閱了一些卷宗。卷宗雖不能與無關(guān)人看,但有宋恒撐腰,一切都能便利。離開大理寺時(shí),宋聞叫住我,告知我當(dāng)日刺殺陛下和公主的刺客已經(jīng)找到了。但找到他們時(shí),他們已經(jīng)溺水身亡。父親的三部計(jì)劃終于完成,我心中的一塊石頭也落地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