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水接著說:“剛開始的時候,我們甚至認為是不同的縱火犯所為。但根據(jù)現(xiàn)場留下的足跡,確定是同一人所為。
他重新更換了一張照片。
“這張是在服裝學院后門拍下的現(xiàn)場照片,大家可以看到,整個鐵柵欄門都已經(jīng)呈半融化狀態(tài),中間的深色位置,是死者遺骸曾經(jīng)存在的位置。在高溫下,死者的遺骸已經(jīng)一點兒都不剩了。然后我們再看這倆被燒毀的舊車,車頭雖然也融化了,但主車身還有大部分殘留,里面的車座椅還算完整。
會場內(nèi)有警員分析道:“這是否說明縱火者已經(jīng)更換了燃料,并且使用的是一種相對‘安全’的東西?”
劉水點頭:“根據(jù)鑒證科的專家所做的分析,確實已經(jīng)更換了比較‘安全’的燃料,但這個‘安全’只是相對的。我來請他們做一下介紹吧?!?br/>
一位專家站了起來,投影了一張照片:“大家請看,這是我們在現(xiàn)場找到的,疑似縱火犯所使用的工具的殘骸。這片半透明的碎片,是一種合成材料,它是武器級別的,多用于燃燒彈的外殼。我們在這片碎片上找到了疑似瀝青、煤油的化學成分,這是用于一種古老的燃燒彈的‘裝藥配方’?!?br/>
唐宋明舉手問道:“可不可以理解為,兇手用較為現(xiàn)代化的外殼,套用了古老的燃燒彈‘裝藥’,做出了一種相對廉價且容易獲得的燃燒彈?”
那專家點頭:“我國是生產(chǎn)合成材料的主要國家,類似的外殼材料,在我國并不難找,只要原料充足,配以3d打印技術(shù),就可以大量生產(chǎn)這種外殼。瀝青、煤油等物,也是比較常見的化學用品。只要有一個小作坊,就可以生產(chǎn)了。不過,這個‘燃燒彈’上有一種很特殊的東西,請大家再看一下這張照片?!?br/>
照片上有一個外殼帶有燒灼痕跡的金屬零件,上面有電路板,還有控制鍵和電線,電路板上刻有外文字母,看上去較為復雜。
現(xiàn)場有警員懂行,忍不住驚呼起來:“這是……火箭彈上用的引信吧?!”
那專家點點頭:“這位同志說的沒錯。經(jīng)過我們的反復核實,這種引信是由某個蘇聯(lián)加盟共和國設(shè)計并生產(chǎn)的,并用于bm-21‘冰雹’式火箭炮的特種炮彈,也就是說,它本該是一種火箭彈的引信。至于它為什么出現(xiàn)在了這里,還用在了縱火犯所使用的燃燒彈上,我們就不好判斷了?!?br/>
劉水問那名懂行的警員:“這個引信很特殊嗎?”
那名警員臉色很差:“如果是那樣的話,情況很糟……看到上面的俄文字母了吧?在冷戰(zhàn)年代,前蘇聯(lián)為bm-21的火箭彈研制過很多引信,像這個引信,外形挺像上攻堅彈上使用的機電雙路延時控制發(fā)火引信及其保險設(shè)置。在火箭彈剛剛啟動飛出時,還要先解除第一道保險,并啟動控制電路。如果火箭彈擊中目標,那么它會在引信機械裝定的延時時間后引爆。如果火箭彈未擊中目標,那么在炮膛內(nèi)就啟動的控制電路,會讓火箭彈觸地后控制引信,實現(xiàn)爆炸,這樣對暴露目標也有一定殺傷效果。如果火箭彈觸地后未炸,那么控制電路將完成其最后的使命,若干秒后自動啟動自爆程序?!?br/>
劉水點頭:“也就是說,只要啟動了這個引信,那么燃燒彈一定會起爆,就算是使用者本人也無法讓它停下?”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