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金彪正在和嚴(yán)、唐二人交流,卻忽然接到一通電話——他在北三鎮(zhèn)的一名線人,看到一個年輕人去渡口登船去了。那個年輕人的相貌和常某很像。
宋金彪當(dāng)機立斷,帶著兩名同事趕赴北三鎮(zhèn)。
到了北三鎮(zhèn),卻趕上起了大霧,整個北三鎮(zhèn)連同附近的渡口都被籠罩在大霧之中,能見度非常低。
宋金彪找到線人,問那看上去像常某的年輕人去了哪里。線人卻搖頭說不知道。
原來,剛才那大霧來得很急,那年輕人走得也快,好像要趕著去做什么事。他急匆匆往人群里鉆了一陣,就把線人甩在了后頭。等線人鉆出人群去找,已經(jīng)找不到了。
偏巧這里還是三岔河口,如果常某真是從這里上船的,就有三個方向可以去。追蹤難度比較大。
宋金彪懊喪無比,那線人也非常難堪,因為他跟丟了人,好好的線索又?jǐn)嗔恕?br/>
宋金彪在渡口轉(zhuǎn)來轉(zhuǎn)去,無意中瞥到渡口的航運需知牌,卻又來了精神。
原來,根據(jù)那航運需知牌上的規(guī)定,凡是能見度差的時候,航運必須暫停,否則出航的船只就要吃罰單。
宋金彪心想,既然有這么一條規(guī)定,那么正規(guī)的航運船只肯定不會選擇在今天出航。那些趕在今天出航的,可能是私人運作的“黑船”。
這種天氣里,如果船已經(jīng)進了河道,很難再追蹤。不過,即便是黑船,也需要謹(jǐn)慎航行,航速必然不快。而且,為了避免撞船,估計要貼著河邊行船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