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3章春晚之前
在確定《人民的名義》導演人選之后,葉知秋也安心不少,繼續(xù)忙于春晚彩排與《我不是藥神》電影的宣發(fā)工作中。
臨近除夕,春節(jié)檔各部電影雖然還沒正式上映,卻早已斗得熱火朝天了。
各大院線現(xiàn)場、網(wǎng)絡媒體、甚至城市路邊的公交站臺,都布滿了即將上映電影的海報,這是明面上的宣發(fā)競爭。
實際上,在春節(jié)這種熱門檔期的電影上映之前,各個發(fā)行方競爭得最為慘烈的,是在排片率方面。
一部電影能否取得好票房,排片率實在是太重要了,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因素。
排片率高了,代表更多觀眾能第一時間看到片子,才有可能創(chuàng)造首日高票房、吸引媒體關注形成話題點、創(chuàng)造影響力,繼而吸引更多人觀看,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。
初始排片率低,想要靠口碑逆襲?也不是沒有可能,但確實難如登天,近幾年來,也就《當男人戀愛時》真正做到了這一點。
饒是葉知秋與華海娛樂,也不敢保證能再復制一次這種結果,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,投資一千幾百萬的小制作那是沒辦法,可以這樣玩一下。
但如果連投資過億的大片都把希望寄托于“逆襲”戲碼的話,也就離票房撲街不遠了。
因此,春節(jié)檔各個劇組為排片率爭破了頭,《我不是藥神》也不例外。
葉知秋本人雖然沒有在《我不是藥神》中出演,但電影在宣傳時是離不開他的,甚至他是絕對的“賣點”之一。
華海娛樂也發(fā)現(xiàn),在和各大院線溝通排片率的時候,似乎說什么都不如搬出“葉知秋”這三個字好使...
以葉知秋如今的名氣,是絕對擁有一定“票房號召力”的。
華海娛樂在院線渠道的關系不深,在這個溝通過程中,葉知秋也避免不了和某些和院線方大佬的應酬場合。
別人加大了對《我不是藥神》的排片,雖然雙方是互惠互利的關系,但畢竟有幾分是看在葉知秋的面子上,那大家見一面、坐下來聊聊混個熟臉也是理所應當?shù)?,這樣別人心里也舒坦,人脈與關系就是這么一點點積累起來的。
對此,葉知秋雖然無奈,但也沒有辦法,在上京這些天出席了不少飯局,幾乎幾大院線中可以爭取的高層都見了一遍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